首页

品丝论足论坛

时间:2025-05-29 21:09:01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99837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湖共生向未来——来自中部大湖的保护治理故事

“我们这个村子是个空心村,大部分村民都已经搬到乡镇上居住,目前只留下一户人家种地、养羊。”高岭村乡贤涂国明说,原以为这个山村会继续落寞下去,但随着两棵银杏树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游玩,这个冷清的村子重新热闹起来。

国家医保局:6年来,谈判药品累计为群众减负超7000亿元

于魏明德而言,“他者”的视角同样照见汉学家的社会作用。“文化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微妙的现实综合体。”他认为,汉学家提供了一种历史相对性,其任务是揭示构成中华文明的多重“地质层”,避免笼统概括造成严重缺陷,进而更好促进东西方不同智慧传统之间的对话。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最后专家强调,春季虽然粉尘多,过敏易发,但大家也不要抗拒户外运动,易过敏者可以戴口罩进行阻隔,平常还是建议多接触大自然,只有提高免疫力,才能提高自身对过敏的反应。

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

永州是中国山水散文的开篇之地,“中国散文之乡”“中国山水散文研学创作基地”落户永州,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已举办两届,目前正在筹办第三届,永州从平台、品牌、作品、活动方面充分挖掘利用散文节的成果,将中国(永州)山水散文节打造成全国性的固定文化品牌活动,持续擦亮永州文旅品牌。(完)

两岸青年福建漳州同唱宝岛金曲

三年来,我国实施了野生动物损害全域保险、生态搬迁、入口社区和示范村屯建设、黄牛集中养殖等一批民生项目,近5万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